新光證券2903遠百2023存股名單證券開戶平台

 

系統自動摘錄國內外經濟新聞,其新聞僅供參考之用,並不構成要約、招攬或邀請、誘使、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,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,自行作出投資決定

新聞01

台積飆漲大盤失真 專家揭買盤下一手策略 工商時報 陳昱光 2022.11.17 法人認為,台股短多氣勢可望延續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台股16日雖受市場居高思危心態及台指期結算影響,震盪幅度加劇,而在外資回補動能延續之下,指數小跌8點,收在14,537點。法人認為,盤面呈現類股良性輪動,短多氣勢可望延續,預料指數仍有機會向上表態,再度挑戰半年線14,560點。 美股維繫上漲表現,且台積電ADR強勁走升,支撐台股16日開高一度來到14,657點,收復半年線關卡。惟盤中調節賣壓出籠,使得指數由紅翻黑,所幸多方買盤出現換手力挺跡象,終場跌勢收斂,且外資再度買超115.93億元,連四日買超,合計敲進1,348億元,扮演穩盤要角。 萬寶投顧總經理蔡明彰指出,台股近期反彈主要仰賴外在環境出現正向變化,包括美CPI、PPI數據回落,顯示通膨降溫,加上巴菲特大買台積電,推升指數一路反彈近2,000點,預料急漲情況下,可能壓縮反彈時間,進而使得買盤轉趨積極進場搶價差,研判以跌深反彈族群輪動機率較高。 而今年以來外資大舉賣超台股,代表散戶力量的融資水位持續下降,顯示一般投資人信心相對不足,籌碼面相對穩定,為後續可留意的重要指標。  觀察外資主要買超前10大個股,包括華新、台積電、華邦電、日月光投控、台企銀、中信金、永豐金、旺宏、台玻、興富發,16日買超張數介於4,845張~35,584張之間。 群益投顧研究部副總裁曾炎裕認為,權王台積電連續大漲,強力支撐台股表現,使得大盤漲勢有點「失真」態勢,而指數走穩的情況下,也激勵部分投機買盤搶進,鎖定部分財報利空、產業景氣向下的族群敲進,例如顯卡、記憶體等,股價皆有強勁表現,後續將關注景氣衰退陰霾壟罩,以及地緣政治風險再度升溫隱憂。 就技術面來看,法人認為,大盤16日高點14,657點,已逼近9月14日空方缺口下緣,雖然不排除近期可能出現漲多拉回走勢,但多方缺口14,217點,看好盤勢仍可維持短線強勢格局,上檔有機會突破半年線,且盤面類股良性輪漲架構未變,有利波段漲勢延續。 延伸閱讀 選舉助攻2類股 台股漲多後資金在想1件事 吃尾牙!不只餐飲嗨 12檔概念股迎好年冬 董總救市 自掏腰包護盤 台股空頭反彈 外資炒夜盤 期貨爆第10大量 台股台指期外資台積電ADR

新聞02

三大法人買超50億 台股返月線 趨堅整理 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 2022.08.25 台股示意圖。圖/本報資料照片 FacebookLineTelegramTwitterWeChatPrintFriendly 外資買超13億 三大法買超台股50億元 外資等三大法人周四(8/25)合計買超台股50.47億元。包括外資與陸資買超13.82億元;投信法人連續第45個交易日力挺台股多方,單日買超20.98億元;自營商自行買賣部分係買超6.83億元,避險部分係買超8.83億 ,合計單日買超15.66億元。 (工商時報 數位編輯) 台股勁揚130點重返15,200點 量縮創22個月低量 櫃買OTC指數強勁,電子、金融、航運穩盤,台股今天終場上漲130.85點,收在15200.04點,不過成交值不到新台幣1700億元,再創近22個月以來低量。 台股今天在中小型股代表的櫃買OTC指數強勢帶動下,大盤走堅勁揚,電子、金融、航運堅挺,高價股回神,台股連袂收復15100點和15200點整數關卡,重返月線約15123點和季線約15172點之上,最高來到15244.06點,上漲174.87點。 尾盤電金航續穩,終場台股加權指數收在15200.04點,上漲130.85點,漲幅0.87%,成交值相對萎縮至1690.87億元,創2020年11月3日以來低量,電子股上漲0.93%,金融股漲0.75%,航運漲1.06%。 晶圓代工龍頭台積電今天走堅終場收在508元,上漲0.99%,市值來到13.17兆元。聯發科終場收在670元,小漲0.45%;聯電終場收41.4元,上漲1.22%。 鴻海收平盤109.5元,日月光投控收在86.4元,漲0.23%,台達電收在268元,漲0.37%。 航運股貨櫃三雄走堅,長榮終場收93.2元,上揚1.19%,萬海收92.8元,上漲1.64%,陽明收83.4元,上漲1.58%;航空雙雄長榮航收31.85元,漲0.95%,華航收20.85元,漲1.21%。 金控股走穩,其中富邦金收在平盤58.3元,國泰金收46.55元,漲0.43%,中信金收23.75元,漲1.28%,兆豐金收35.55元,漲1.28%。 台新中國通基金經理人魏永祥表示,即使下半年科技股面臨庫存調整,恐有旺季不旺風險,但6月台股已大幅修正,融資餘額大幅減碼,股價、評價、籌碼面等已提前反映上述利空,加上國安基金進場護盤,除非出現重大系統風險,否則台股下檔支撐仍強。 展望台股後市,魏永祥指出,可留意國際油價走勢,若油價下跌,市場對未來美國通膨觸頂反向回落的預期可提高;此外地緣政治風險變數、上市櫃公司對下半年至明年景氣的看法也可關注,若展望下修幅度低於市場預期或接單趨於明朗,有利台股上攻。 (中央社) 《盤後解析》量縮收在15200 短線不必太悲觀 台股在電金航以及OTC指數帶動,八大官股護盤,指數一度大漲170點,最高達15244點,資金快速輪動,接連攻克月季線,OTC指數創下9周新高,大盤呈現量縮走揚,最後一盤壓低2點,終場收漲130.85點、報在15200.04點、成交量為1690.87億元。 電子權值股今穩定發揮,台積電(2330)開高震盪走高,漲幅逾1%,股價最高達510元,聯電(2303)同樣持穩走揚,漲幅逾1%;新科股王信驊(5274)股價一度走強逾3%,最高達2065元,但午盤後漲幅收斂,壓回平盤,大立光(3008)開高走高,大漲近2.5%,最高達1955元,持續靠攏2千大關;鴻海(2317)整場多震盪平盤附近;聯發科(2454)收漲0.45%,報在670元。 盤面資金快速輪動,強勢股包括網通、工業電腦、二極體以及矽智財等族群。網通股漲幅集中在光通訊族群,眾達-KY(4977)、光聖(6442)漲停鎖住;矽智財有晶心科(6533)鎖住漲停,世芯-KY(3661)、智原(3035)分別大漲6%、4.8%;工業電腦擇友虹堡(5258)、台林(5353)、維田(6570)全數攻上漲停;二極體有台半(5425)一度攻上漲停,終場並未鎖住,收漲逾6%。 航運股今也強勢揚帆,貨櫃三雄陽明(2609)、萬海(2615)漲幅逾1.5%,長榮(2603)也上漲逾1%。 金融股今有三商壽(2867)、新壽(2850)大漲逾2.5%,聯邦銀(2838)、永豐金(2890)漲幅也逾1.5%,新光金(2888)、台新金(2887)、開發金(2883)等也全數走揚。 分析師表示,全球央行年會周五登場,聯準會主席鮑爾預定於美東時間早上10點發表演說,市場預期鮑爾將在年會上暗示9月會進一步升息3碼。台股今呈現量縮上揚,加上M1B、M2年增率死亡交叉,台股資金亮警訊,代表短線資金面仍偏負向,市場觀望氣氛濃,顯示在全球央行年會召開前,指數上攻不易。 惟因目前國安基金尚未退場,下檔應具買盤支撐,因此,不必太過悲觀看待台股,短線強勢股仍可作為追加標的,建議選股以蘋果供應鏈、IP矽智財、汽車零組件及輪胎、綠能等。 (時報資訊 王逸芯) 台股三大法人

新聞03

MoneyDJ新聞 2022-11-21 12:24:16 記者 羅毓嘉 報導今(2022)年第三季電池模組廠受制於IT應用需求疲弱,筆電、手機等應用端出貨動能普遍顯得疲軟,幸而包括新普(6121)、加百裕(3323)在內的大廠均已展開非IT應用的電池模組佈局,並且逐步邁入收成期,新普旗下的AES-KY(6781)營收獲利早已發光發熱,而2023年隨著儲能應用持續放大,諸如新盛力(4931)、長園科(8038)等公司的儲能系統電池出貨可望穩健增長,2023年儲能料將成為撐盤電池模組產業發展的重要基石。 新普身為國內最大電池模組廠,2022年IT應用端受到筆電與手機產業需求不振拖累,累計前10月營收僅能勉強維持與2021年同期持平表現,幸而旗下主打包含電動載具、不斷電備援系統(BBU)的AES-KY歷經數年佈局,營運進入高速成長期,加上新普有美系智慧型手機大廠電池出貨撐腰,第三季獲利表現仍維持正向成長格局。 目前BBU電池模組出貨佔AES-KY營收比重為約25%,由於資料中心備BBU從鉛酸電池轉往鋰電池的趨勢也十分明確,法人預期,到了2023下半年、或2024年,佔比可持續提升到約1/3左右。 2022年第三季,新普營收為245.93億元,與2021年同期約略持平,單季獲利為20.29億元,年增11.8%,單季EPS為10.97元;累計前三季,新普營收為708.27億元,年減1%,累計獲利為54.7億元,年增15%,EPS為29.57元。 而AES-KY第三季營收則為40.34億元,年增38.3%,單季獲利9.13億元,年增50%,單季EPS為10.70元;累計前三季,AES-KY營收為116.25億元,年增39.4%,累計獲利為24.98億元,年增37%,EPS達29.25元。 相對而言,非IT營收佔比仍相對不顯著的順達(3211),2022年以來營運則稍嫌遜色。第三季,順達營收為48.72億元,年減6.7%,單季獲利為1.64億元,年減30%,單季EPS為1.10元。累計前三季,順達營收為135.17億元,年減12.2%,累計獲利為6.01億元,年減13.5%,EPS為4.02元。 同樣是主打非IT應用的新盛力,過去產品組合以電動手工具機為主力,近期則積極切入資料中心BBU出貨,由於每組BBU的電池芯用量較手工具機大幅度增加,可望帶動新盛力的平均產品售價提升、毛利率提升。新盛力在BBU佈局乃是由電源供應系統廠間接介入資料中心的供應鏈,估可支撐2022年第四季營收維持高檔位置,而2023年營運展望亦可望維持成長態勢無虞。 新盛力第三季營收為8.34億元,年增180%,單季獲利1.02億元,自去年同期虧損2270萬元轉盈,單季EPS達1.61元;累計前三季,新盛力營收為20.95億元,年增123%,累計獲利為1.73億元,亦較去年同期的虧損2236萬元轉盈,累計EPS為2.72元。 加百裕2022年第三季繳出毛利率、營益率雙率雙升成績,隨著非IT應用營收佔比穩健提升,包括電動手工具機、儲能系統等應用市場進入長期收成期,未來再生能源產業搭配的儲能系統市場將持續增長,對於加百裕而言,2022年已正式進入大型儲能系統的發展期,後續營收亦有整體成長的空間。 2022年第三季,加百裕營收為30.68億元,約與2021年同期持平,單季獲利為1.29億元,年增86%,單季EPS達1.61元;累計前三季,加百裕營收為85.52億元,年減16.9%,累計獲利為2.53億元,年增24.6%,EPS為3.16元。 長園科方面,隨著儲能系統交貨給晶圓代工大廠的訂單展開出貨,儘管第三季仍處於虧損,惟營運轉機已至,2023年度業績展望看法正面。長園科2022年第三季營收4489萬元,年增46%,單季虧損470萬元,自2021年同期的虧損2190萬元大幅好轉,每股淨損為0.08元;累計前三季,長園科營收為8248萬元,年增64%,累計虧損為3490萬元,也比2021年同期虧損7146萬元明顯收斂,累計每股淨損為0.59元。 天宇(8171)也是受惠於儲能系統的出貨,第三季營收為4.06億元,年增19%,單季獲利6343萬元,自2021年同期虧損1957萬元轉盈;累計前三季天宇營收為10.29億元,年增60%,累計獲利為1.30億元,也是從2021年同期的虧損5525萬元轉盈,累計EPS為2.18元。 (電池充電示意圖/來自Pixabay圖庫)

6215和椿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, 2023亞泥存股推薦開戶券商dcard, 4557永新-KY台股2023存股推薦ptt

OPEN445RE115EF5EE

 


1471首利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2910統領2023存股推薦ptt 2023通信網路股股息2023航運股哪支存股獲利好 9931欣高新手2023存股推薦開戶券商 上美股份(02145.HK)

 

arrow
arrow

    s66yv3eu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